「身體平衡評估」可以說是InBody與其他品牌最大的分水嶺,不僅告訴用戶肌肉量與體脂率的數據,同時也讓用戶知道自己的肌肉量分佈比例是否合理。那所謂的身體平衡到底是什麼?今天就來淺談一下吧!

上部、下部
分析上部(上肢+軀幹)與下部(臀腿)肌肉量的「左右對稱性」是否符合平均標準,雖然右撇子的右側肌肉確實會比左側多一些,但也應該在合理範圍(通常為±10%)。

上下部
InBody H40新增分析上部(上肢+軀幹)與下部(臀腿)肌肉量的比例是否合理,這個比值會受到性別、年齡、活動型態等因素影響,但還是有母體平均的參考標準。

評估標準
事實上,這些分析不是單一研究定下的「死標準」,而是來自大量的臨床測量與實證研究。如果受測顯示「不平衡」,可以進一步使用InBody商業版得到更精確的各部位肌肉分析,並向專業醫師尋求協助。

不平衡對一般人會有什麼問題?
身體不平衡可能代表單側過度使用,或是姿勢、動作習慣不良導致某部位肌肉過於虛弱。對一些長者和復健者而言更要特別注意,避免跌倒、痙攣或急性痠痛等受傷風險,至於對一般人也可能發生呼吸不順暢、慢性酸痛、消化不良等生活作息的問題。有些專業運動項目(例如網球、羽球、自行車)肌力不平衡是很常見的,但也需搭配訓練去鍛鍊弱側。

不平衡對健身愛好者有什麼影響?
為了舉起重量,身體會為了完成動作而用錯誤的姿勢代償,可能引發關節壓力異常、運動表現下降甚至是運動傷害風險增加,導致事倍功半。長期放著不管,它不只會帶來一連串的問題也很容易讓你卡關難以進步,練了半年一年還是沒有明顯變化。

如何改善?
可以透過做「對稱動作」(例如單腿蹲、啞鈴肩推)感受自己弱側跟強側肌力差異,然後加強弱側肌群、放鬆過度使用的強側肌群來緩和不平衡的問題。若不確定,找物理治療師或健身教練協助會更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