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Body是用什麼計算我的身體組成?
InBody是以生物電阻抗分析(英文縮寫為BIA)做身體組成的測量。白話一點的解釋就是,InBody的機器會放出不同頻段的微電流,通過人體各部位後,根據電阻大小計算肌肉量和體脂量(肌肉含水量大,電阻小;脂肪含水量小,電阻大)。讓你在單身的時候,也能感受到觸電的滋味。
請放心,經過那麼多年的技術革新與實驗後,InBody的微電流不太會對你的身體造成影響,除非你裝了心臟金屬支架。所以裝有心臟支架的朋友,務必先與醫師確認同意後才能測量。
BMI是什麼?
BMI又稱身體質量指數,是體重(單位為公斤)除以身高(單位為公尺)的平方,舉例來說一個身高174公分,體重65公斤的男性,經過公式(65 ÷1.742)推算BMI為21.5左右。
根據衛福部表示一般人的BMI應介於18.5至24之間,可見上面例子的小哥身材還蠻標準的。如果高於24,那就是體重過重,建議適度有氧運動或飲食控制達到減重效果(除非你是健美選手)。如果低於18.5,那就是體重過輕,建議每餐多吃一點,做點重量訓練提高肌肉量,不要讓阿嬤為你的伙食費擔憂。
體脂重?體脂率?傻傻分不清楚
體脂重就是測出來的體脂重量,單位是公斤。體脂率是體脂重量除以總體重再乘以百分比,單位是%。假設體脂重是10公斤,總體重為65公斤,那體脂率大約就是 10 ÷ 65 × 100% = 15.4%
至於體脂率標準,衛福部表示男性應介於15至25%,女性應介於20至30%。但體脂率一定是越低越好嗎?除非你在準備健美比賽,否則過低的體脂可能會造成體內賀爾蒙失衡的風險,尤其是女性。當女性體脂低於20%時,甚至會引發經期不順、骨質疏鬆或皮膚變差的問題。
所以女性朋友在減脂時也要稍微注意,不需要追求A4腰和筷子腿這些虛無飄渺的東西,不健康的骨感可不是美哦!
內臟脂肪等級
體脂肪其實有分「皮下脂肪」與「內臟脂肪」,皮下脂肪就是肚子、大腿或腰間捏起來的那坨惱人的肉,而內臟脂肪則藏於內臟,摸不到也看不到。因個人體質不同,體脂肪囤積的地方也不盡相同。內臟脂肪等級就是觀測內臟脂肪標準的依據,正常範圍為1~9,超過9就表示內臟脂肪量過高,恐有脂肪肝、腎臟脂肪瘤等症狀。
有些人可能瘦瘦的,體脂率也不高,但脂肪全囤積在內臟,一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當自己發現內臟脂肪等級過高時,少吃油炸食物和避免熬夜才是上策。
各位愛打電動的朋友,千萬不要讓內臟脂肪等級跟遊戲角色等級同步升高,遊戲角色等級變高或許可以稱霸伺服器,但內臟脂肪等級變高只會加速健保破產,共慎之。
基礎代謝率
指在極度靜態的生活下,一日所需的最低熱量,簡言之就是一個人一整天躺在床上完全不運動,單純維持正常生活的所需最低熱量。
那為什麼明明同等體重,基礎代謝率會不同呢?主要原因為肌肉量的差異,肌肉消耗的熱量遠比脂肪大得多,所以肌肉量越大,基礎代謝率也會越高。基礎代謝率越高,減肥的速度也會越快。
透過基礎代謝率,可以更容易安排適合個人的飲食和運動菜單。如果你的基礎代謝率比較低又特別想減脂的話,辛苦了,少吃多動是唯一解。答應我,看完這篇文章就趕快去運動。
懷疑啊?動起來!
1 則留言
文字運用得宜,幽默風趣又讓人暸解過程。